浏览数量: 132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0-07-30 来源: 本站
卧床期预防
1、当患者只能卧床时,无论是平卧位还是侧卧位,都不能让足悬空。需要在足部垫一个软垫,还要避免重物压迫
2、偏瘫者2-3小时改变体位,保持良肢位,侧卧时背部要有依靠,偏瘫侧的膝下垫起,保证偏瘫侧下肢不外旋。
•3、可采取足托疗法
离床期预防
1、轮椅训练:过了急性期,经医生许可,开始作轮椅乘车训练。
2、座位训练:以能做轮椅的患者为对象,每日进行2次,此时脚底要踩着轮椅的踏板,保持良肢位。
步行期
1、坐轮椅或是坐位时足底着地面作背屈训练
2、行走训练:鼓励指导患者早日下床站立活动
如何治疗?
足下垂的治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:
1、跟腱的挛缩或者腓肠肌的异常收缩→足下垂。
2、腓总神经损失后→足下垂。
对于前者可以通过被动的牵张和口服抗痉挛药物或者注射肉毒素。
对于后者可以通过电刺激和肌力训练以及佩戴支具等治疗
怎么康复?
足部温热疗法
是利用物理作用,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,达到促进炎症吸收,增加局部神经营养,缓解肌肉痉挛,减轻肿胀的目的。
具体方法是先用38~40度温水浸泡患足8-10分钟,再用15-20度的冷水浸泡8-10分钟,反复3遍,每日2次,坚持1-2个月。
针刺与按摩
当患肢痉挛状态缓解后,可对患肢行针刺和按摩疗法,针刺可起到对潜在神经反射的刺激作用。按摩时手法要注意调节,肌张力高时用安抚性质的按摩,肌张力低时予揉搓按摩。
功能性电刺激(FES)
通过低频脉冲刺激腓总神经产生胫前肌的收缩,防止胫前肌萎缩改善肌肉收缩状态,同时利用抑制效应,抑制屈趾肌的痉挛。
胫前肌力量的训练
针对性练习踝关节主动背伸和外翻。
目的:提高胫前肌和腓骨长短肌肌力,同时利用主缩肌肉、收缩使小腿后部肌群张力降低。
方法:仰卧位,膝关节屈曲,做踝背伸和外翻动作。
肌肉牵拉技术: 控制小腿三头肌群痉挛神经肌肉促进技术
指改善小腿后侧肌群痉挛和小腿前外侧肌群肌力的有效方法。
缓慢挤压小腿三头肌肌腹,以缓慢牵拉小腿三头肌;
温度刺激:用冰块快速擦刷足背皮肤3—5s或用足趾夹住冰块,具有抑制小腿三头肌痉挛,诱发胫前肌收缩产生踝背伸的作用;
七、健康指导
•1、教会患者家属安置体位。足部不能背伸的患者卧床休息时保持足中立位。踝关节背伸90°。在足部垫一软枕,避免足部悬空。
•2、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正确使用足下垂辅助工具。
•3、指导、督促术后卧床、昏迷的患者进行踝部的主动被动运动,每日4次,每次15-20分钟。